菏澤社會保險參保常見問答
1、為什么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答:基本養老保險(簡稱養老保險),是指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等原因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能夠依法從政府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社會保險制度。參加養老保險,既是國家法律的明確規定,也是保障公民年老后基本生活的必然要求。同時,國家發展養老保險事業,維護社會公平,促進經濟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分為職工養老保險(包括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和居民養老保險!渡鐣kU法》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養老保險費。”因此,對于用人單位及其職工而言,參加養老保險是依法應盡的義務。對于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簡稱靈活就業人員),按照自愿原則,可以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對于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的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居民養老保險。
2、為什么要參加失業保險?
答:失業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項基本制度!渡鐣kU法》規定,職工應當參加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失業保險費!妒I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依法參加失業保險,繳納失業保險費。參加失業保險并滿足一定條件時可以享受相應的失業保險待遇及政策支持,如參保職工失業后可以按規定享受相應期限的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等保障基本生活待遇及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等再就業服務;參保企業符合穩定就業崗位不裁員或少裁員條件時,可以按規定申領穩崗返還;企業在職職工符合參保繳費年限要求并取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后,可以按規定申領技能提升補貼。
3、參加工傷保險的作用和意義?
答:工傷事故無情,工傷保險有愛。參加工傷保險是用人單位應盡的責任,是廣大職工應有的權益保障。工傷保險能夠使工傷職工及時得到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為重傷的職工提供長期、穩定的基本生活保障,能夠分散用人單位風險,對維護社會安定發揮著重要作用。
4、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簡稱人社部門)可以參加哪些社會保險?
答:根據人社部門職責職能,在人社部門可以參加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三種社會保險。由人社部門所屬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簡稱社保經辦機構或社保機構)負責具體參保登記工作,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簡化辦理手續,方便辦事群眾。
5、新成立企業如何辦理參保登記?
答:企業無需辦理社保登記,已通過“一網通辦”平臺獲取相關信息,自動完成參保登記。
6、單位新招錄的職工如何辦理社保增員?
答:無需職工本人辦理,由用人單位負責辦理相關手續。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可通過單位所屬社會保險網上服務系統辦理增員或社保經辦機構服務大廳辦理增員手續。
7、企業如何辦理社會保險注銷登記?
答:企業無需單獨辦理,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辦理注銷后由系統推送至社保經辦機構,如沒有欠費,自動注銷,如有欠費結清欠費后方可注銷。
8、職工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信息如何變更?
答:申請單位提供公安戶籍部門的相關證明材料原件一份,情況特殊的提供公證書一份,到社保經辦機構現場辦理。
9、單位如何辦理社保減員?
答:單位職工解除勞動關系、辭職、調出、到達退休年齡等需要停繳社會保險的,單位可以登陸社會保險網上服務系統進行減員申報,提交處理成功即完成減員。
10、企業每月辦理減員、增員次數有限制嗎?
答:沒有次數限制,參保單位應按照實際用工情況進行增減員申報,但應注意,減員月份仍需繳納社會保險費。
11、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參保繳費?
答:靈活就業人員自愿申請參保繳費,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靈活就業人員可在戶籍地或就業地辦理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登記,可采取線上或線下兩種方式辦理。其中在網上辦理參保登記的,需經過實名認證并選擇戶籍地或就業地;在社保經辦機構柜臺辦理參保登記的,需持本人身份證辦理,也可委托辦理(受托人持本人身份證原件和委托人身份證復印件)。
12、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減員?
答:靈活就業人員申請辦理終止參保登記,可采取線上或線下兩種方式辦理。因死亡辦理減員的,需家屬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柜臺辦理。
13、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信息如何變更?
答:靈活就業人員因身份證號、姓名變更的,應持公安戶籍部門的相關證明材料原件一份,情況特殊的提供公證書一份,到社保經辦機構現場辦理。
14、靈活就業人員如何申報繳費?
答:靈活就業人員可通過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電子稅務局、微信、支付寶、移動辦稅平臺、自助服務系統、銀行柜臺、稅務部門社會保險費服務窗口或代扣的方式按月、按季或按年申報繳費。
15、企業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基數和比例是如何規定的?
答:參保單位和職工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數額,按國家和省規定的繳費基數乘以繳費比例確定,F行規定如下:
職工個人以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繳費比例8%,記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其中,本人工資收入低于本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簡稱本省平均工資)60%的,按本省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費基數;高于“本省平均工資”300%的,按本省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費基數。個別地區2019年前使用的社平工資與本省平均工資有一定差距的,3年內逐步過渡到本省平均工資水平。
單位以職工個人繳費工資之和核定繳費基數,繳費比例16%,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簡稱統籌基金)。
16、靈活就人員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基數和比例是如何規定的?
答:以個人身份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其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數額,按國家和省規定的繳費基數乘以繳費比例確定,F行規定如下:
繳費基數可以在本省全口徑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的60%到300%之間選擇,繳費比例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12%記入統籌基金。具體繳費方式,可按月、季、半年或年度繳費。國家規定,2020年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確有困難的,可自愿暫緩繳費;對于自愿暫緩繳費的月度,可于2021年底前進行補繳,繳費基數在2021年當地個人繳費基數上下限范圍內自主選擇。
17、失業保險的繳費比例是如何規定的?
答:根據《失業保險條例》,城鎮企業事業單位及其職工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1%繳納失業保險費。近年來,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減稅降費決策部署,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政策。目前山東省執行的失業保險費率為1%,其中城鎮企業事業單位按照本單位工資總額的0.7%繳納失業保險費,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按照本人工資的0.3%繳納失業保險費,政策執行期限截至2022年4月30日。
18、工傷保險費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是如何規定的?
答:工傷保險費由用人單位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數額為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乘以單位繳費費率之積。
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由低到高,依次將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劃分為一類至八類。各行業工傷風險類別對應的全國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為,一類至八類分別控制在該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2%、0.4%、0.7%、0.9%、1.1%、1.3%、1.6%、1.9%左右。統籌地區依據全國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根據本地區各行業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等情況,擬訂本地區工傷保險行業基準費率的具體標準,并根據統籌地區經濟產業結構變動、工傷保險費使用等情況適時調整。住建、運輸、鐵路、水利等相關行業工程建設項目按項目參加工傷保險的,按工程合同總造價的一定比例繳納工傷保險費。
19、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規定及用途?
答: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每位參保職工設立的,用于記錄參保職工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從企業繳費中劃轉計入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企業繳費不再劃入),以及上述兩部分的利息金額。
個人賬戶是在參保職工符合國家規定的退休條件并辦理了退休手續后,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主要依據之一。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個人賬戶按本人繳費基數的8%計入,記賬利率等相關政策與企業職工相同。
20、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如何計息?
答:個人賬戶按照規定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國家統一政策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由本省公布。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印發統一和規范職工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辦法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31號)規定,自2016年起統一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每年由國家統一公布。
國家規定,記賬利率不得低于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稅。
21、出國定居職工養老保險如何處理?
答:參保人員在達到法定的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領取條件時,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其中,喪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可以在其離境時或者離境后書面申請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申請后,應當書面告知其保留個人賬戶的權利以及終止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后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后,終止其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并將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22、個人如何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答:居民可通過登陸各市網站、自助終端、移動應用等服務渠道,上傳有效身份證件、戶口簿首頁及本人頁,填寫參保登記表,辦理參保登記手續。也可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和戶口簿到戶籍所在地居保經辦機構,填寫參保登記表,辦理參保登記手續。(人社部發〔2019〕84號《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規程》)
23、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答:戶籍所在地新農保和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的老年人不用繳費,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45周歲以上(不含45周歲)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不少于實際年齡到60周歲的剩余年數,允許補繳,但補繳后累計繳費年限不得超過15年;45周歲以下(含45周歲)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年限不少于15年。補繳部分政府不給予繳費補貼。(魯政發〔2013〕13號《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
24、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包括哪幾部分?個人賬戶如何計息?
答:參保居民個人賬戶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其他資助、政府補貼構成;個人賬戶儲存額按照我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計息。(魯政發〔2013〕13號《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
25、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周期是如何規定的?
答:居民養老保險實行按年繳費,逐年正常繳費可以享受繳費補貼,對于補繳以往年度的不享受繳費補貼。(《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13〕13號))
26、來華工作的外國人如何參加社會保險?
答:對首次參保的外國人,由其用人單位提供其本人有效護照、《外國人工作許可證》或《外國專家證》、《外國常駐記者證》等就業證件(取得在中國永久居留資格的人員,應提供本人《外國人永久居留證》),以及勞動合同或派遣合同等證明材料,到用人單位參保所在地經辦機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手續。
具有與我國簽訂社會保險繳費雙邊或多邊協議(或協定,以下簡稱協議)國家國籍的就業人員,在其依法獲得在我國境內就業證件3個月內提供協議國出具參保證明的,可按協議規定免除其規定險種在規定期限內的繳費義務。
27、港澳臺同胞如何參加社會保險?
答:根據《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醫療保障局第41號令),在內地(大陸)依法注冊或者登記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有雇工的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以下統稱用人單位)依法聘用、招用的港澳臺居民,應當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
在內地(大陸)依法從事個體工商經營的港澳臺居民,可以按照注冊地有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內地(大陸)靈活就業且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港澳臺居民,可以按照居住地有關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28、職工養老保險可以補繳嗎?如何辦理補繳?
答:用人單位與職工存續勞動(人事)關系期間應保未;驊U未繳養老保險費的,可補繳應保未;驊U未繳期間的養老保險費。具體政策,按《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財政廳關于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政策的通知》(魯人社規〔2019〕13號)等規定執行。
以單位職工身份補繳的,由單位提出書面申請,在單位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補繳手續;申辦補繳時,應提供以下材料:補繳人身份證明(身份證或戶口本)和原始檔案、勞動合同、用工登記表、工資收入憑據等與補繳事由相對應的證明材料。其中,一次性補繳超過三年的,需提供人民法院、審計部門、勞動監察或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等行政部門出具的法律文書。
國家規定,不得采取一次性繳費的方式將超過退休年齡等不符合條件人員納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同時規定,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簡稱靈活就業人員)不得以事后追補繳費的方式增加繳費年限。因此,除因2020年階段性減免社保費造成的特殊情況外,靈活就業人員不能辦理一次性補繳。
29、困難單位如何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
答: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并按規定履行了繳費義務的用人單位,因不可抗力造成生產經營嚴重困難的,可向參保地所在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提出緩繳社會保險費的申請,經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核后執行。緩繳期限一般不超過一年,緩繳期內免收滯納金。
符合條件單位申請緩繳時應提供以下材料:緩繳社會保險費的申請、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并按時足額繳費的證明,經社會中介機構審計的上年度財務報告,提出緩繳申請時一定時期的會計報表、銀行存款日記賬、銀行對賬單、工資統計報表等可證明生產經營困難的材料。
在規定的緩繳期限內,職工按規定享受社會保險待遇。對符合養老保險待遇領取條件或提出轉移接續要求的職工,用人單位可以先補繳這部分職工的欠費本金(含單位和個人欠費),剩余欠費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繼續追繳。
30、對企業來說,2020年實施的階段性減免社會保險費政策的規定是什么?
答:按照國家要求,我省2020年實施了階段性減免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以下簡稱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政策,主要內容為:免征2020年2月至12月中小微企業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減半征收2020年2月至6月大型企業等其他參保單位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部分,職工個人繳費部分不減免。該規定作為一項階段性政策,2020年年底已經到期,三項社會保險費從2021年1月1日起已恢復正常征收。同時,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延續實施至2022年4月30日。
對于需要補繳歷史欠費的企業,補繳費款中所屬期為2020年2月至12月的三項社會保險費時,按規定仍可享受相應的減免政策。
31、建立企業年金條件和程序,年金待遇如何領?
答:企業年金是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通過集體協商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為每個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建立個人賬戶,由企業與受托人(符合國家規定的法人受托機構或企業年金理事會)簽訂受托管理合同,按照國家規定投資運營。
建立企業年金的基本條件有兩條:一是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并履行繳費義務;二是企業具有相應的經濟負擔能力。具體工作流程:第一步是企業與職工一方通過集體協商制定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企業年金方案;第二步由企業將企業年金方案及相關材料報送所在地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其中,省屬企業的和總部設在我省的跨省企業的企業年金方案報送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第三步,企業年金方案生效后,由企業按規定確定受托人,按方案啟動年金。
企業年金待遇的領取方式非常靈活,職工達到領取條件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企業年金,也可以將本人企業年金個人賬戶資金全部或者部分購買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依據保險合同領取待遇。職工或者退休人員死亡的,其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未達到企業年金領取條件的,不得從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提前提取資金。